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達人私房年菜食譜 團圓夜輕鬆上菜 焦志方談年菜 廚房裡的生活智慧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記者陳巍杉/採訪.林建榮/攝影

  現代人以月曆上的周休或國定假日安排工作與休閒,以農耕維生的前人,是看老天爺的天候變化過日子;談起年菜,眷村第三代子弟、美食專家焦志方笑說,過年這段時間更特別,因為是靠「廚房裡的變化」來過日子。
 昔時臘月剛至,人們開始做臘肉(腸),接著做年糕、蒸饅頭、製滷味、備涼菜,一路到達最高潮「年夜飯」;所以焦志方認為的「年菜」,不只是那一頓年夜飯,而是在這段時間範圍內,以食物因應不同時間、人數而採取的適當做法,充分展現前人的創意與生活智慧。
 往日過年大團圓、人數多,很多菜餚需提早備妥。眷村長輩在過年前一周左右,除製作年糕,還會先蒸幾籠饅頭、花捲或棗山(比一般饅頭大二、三倍,上面擺紅棗),蒸好後一個個擺著備用。
 過年雖動輒大魚大肉,美味小菜也是最佳配角。長輩們會早早做好一鍋滷汁,將牛腱、牛筋、豆干及海帶等食材放入,煮熟滷透後放置妥當,因為滷汁富含油脂,足以隔絕空氣,裡面食物不易腐壞。要食用時,拿取適當數量,就能切成好看又美味的拼盤。
 另上海及江、浙一帶人士喜歡吃的蔥鯽魚是著名涼菜,它的特色是透過烹煮,讓魚肉甚至魚骨都化掉,非常可口。
 過年食物除了美味,也多有意涵,例如年糕、紅棗及年夜飯常見的魚料理,分別象徵步步高升、早生貴子、年年有餘。祭祖供桌上可見各族群的特色,像閩南人一定有米飯、客家人則會擺放粄,也有家庭習慣拜饅頭。 
 年菜若太多吃不完,焦志方也提供解方。例如年糕可以當成聊天點心,或搭配早餐;饅頭更有多種吃法,切成薄片可夾東坡肉,沾蛋液又能做成中式煎饅頭,或是饅頭切丁搭配剩下的年菜一起炒,也成美味一道。
 有人說,現在年味似乎淡了些,或許是沒有大後院可以曬臘肉,或因工作等因素,無法每年都能大團圓。焦志方建議,不妨在團聚時刻,和家人分享過往春節溫暖的回憶,勾起家中晚輩對過年熱鬧、溫馨的感覺,讓這個專屬華人文化的傳統,可以延續下去。
 
(點閱次數:139)